李连科,男,出生于1960年3月16日,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人。
自幼好武,遍访名师。1982年师从韩永佟先生学习李氏拳;随之先后拜师李氏太极拳
第四代传人任正光先生、贾仕文先生门下,系统学习李派拳法,主要有:少林悟真派内廊秘
法拳、李派太极拳系列(天盘拳、地盘拳八法奇门拳、人盘拳太极五行捶、)、心意十二形
系列拳法等及内功心法、功法、其他拳架、器械等;1998年拜师孙叔容(孙禄堂先生孙女
门下,系统学习孙氏拳(太极拳、形意拳、八卦拳);1999年师从八极拳明家崔士兴先生
系统学习八极拳及相关功法;2002年拜师王德旺先生门下,系统学习八极拳小架、八极拳、
疯魔棍等拳械。
为人谦虚谨慎,崇武尚德,扶助同门,乐助他人,在武林界树立了良好口碑。
2005年应车星辰之邀,赴兰州教授李派拳法;2014年携弟子到沧州南皮八极拳培训中
心无私传授少林悟真派内廊秘法拳;2017年赴广州海珠区金蟾派太极传承中心指导李派拳
法;多次到重庆和焦作传播和教授李派拳法和八极拳;曾任北京人文大学担任特邀嘉宾,教
授李派拳法和养生功。
多次参加各种武术交流和比赛,获得无数优异成绩:
2001年参加北京市武术比赛获得八极拳第六名;
2002年参加“北京市传统武术比赛”获得男子成年组八极拳第六名;
2003年参加全国形意拳比赛获得第四名;
2003年参加在北京市举办的“全国形意拳邀请赛”获得男子中年组第四名;
2004年参加“北京市太极拳大赛”获得李氏太极拳第三名;
2004年参加 “北京市国际武术邀请赛”男子D组八极拳、太极拳第二名;
2004参加 “北京市传统武术比赛”,获得男子成年组第一名;
2004年参加北京市少林武校杯传统武术比赛男子成年组八极拳第二名;
2005年参加北京市“陈照奎杯”武术太极拳比赛获得男子成年组李氏太极拳第四名;
2005年参加“孙氏武学盐城观摩邀请赛”获得形意拳第一名;
2006年参加 “河北省武术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交流大会”获得“优胜奖”;
2006年应邀在马鞍山参加“第三届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会暨首届国际太极拳名家论坛”;
2007年参加第三届“中日武术交流邀请赛”获得男子中年组八极拳第一名、苗刀第一名;
2007年参加“孙禄堂武学文化观摩交流大会邀请赛”获得李氏太极拳第一名;
2007年参加北京市“浙商杯”武术太极拳比赛获得男子甲组李氏太极拳第三名;
2007年在定兴参加“五合窑杯”第三届孙禄堂武学文化观摩交流大会邀请赛中获太极
拳、形意拳第一名;
2013年获得第一届“台湾国际武术文化节”传统拳术第一名。
在《武魂》杂志上发表了《李瑞东与李派太极拳》,向世人系统介绍了李瑞东先生和
李派太极拳具体情况,为李派太极拳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。
李连科先生潜心钻研李派拳法几十载,对李派拳法有很深的研究,为当代李氏门承上启
下的关键人物,为李派拳法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通过探索实践,把八极门、李氏门、
孙氏门拳法融会贯通,熔于一炉,练出了刚猛、通透、圆活的拳劲,颇具特点,独树一帜。
全面系统掌握三派拳法之外,勤善学习,取长补短,不断丰富自己。对尚派形意拳、
通背拳、劈挂拳、苗刀、鞭杆、西北棍术以及其它拳械等皆有较深的造诣。
先生授徒有方,传拳有法,通过言传身教,培养了一批文武双全、德艺双馨的弟子。
现为:中国武术六段;李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、秘书长;廊坊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。